集思廣益 從諫如流

止輦受言漢史徵信紀:文帝每朝,郎、從官上書疏,未嘗不止輦受言。言不可用者,置之;可用,采之;未嘗不稱善。

    自從楚漢戰爭后期以來,為了鞏固政治,劉邦先后分封了韓信、英布、彭越、吳芮等七個人為徵信諸侯王,并分封給他們關東地區的廣闊土地。但漢朝建立后,劉邦總感到這些諸侯王的存在是對中央政權統治的潛在威脅,所以就漸漸以謀反為借口,將這些人一一除掉,只留下一個勢力最弱的長沙王吳芮。他認為秦朝的滅亡是因為沒有把廣大的國土分封給同姓子弟,于是就將自己的九個兄弟子侄分封為諸侯王,把關東的大片土地分封給徵信他們,還和大臣們盟誓說:“從此之后,如果劉氏之外的人為王,就是普天之下的敵人。

 

”他當然想不到在他去世后,這種徵信分封的結果造成了諸侯王的勢力過大,后代帝王不能控制這些野心勃勃的同宗親屬,結果同樣給中央統治造成了威脅。在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,由于中央試圖剪除諸侯王勢力,結果爆發了發生在劉姓子孫之間的吳楚七徵信國之亂。后來叛亂雖然被勉強平息,但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,一直到了漢武帝劉徹時,中央頒行《推恩令》,讓諸侯王們把自己的封地分給所有的兒子,使得各王的土地越來越小,再也不能對中央形成任何威脅,這種狀況才算得到徹底解決。 集思廣益·從諫如流

    劉邦是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。他認為自己在許多方面都不如別人,最大的徵信優點就是善于用人,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。作為一名領導者,經常有人向劉邦提出各種建議,而他也總能在各種復雜的訊息中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并立即執行。這種能力似乎與生俱來,并且達到了驚人的程度。歷史上有許多能力出眾的人,但經常自負才干,不愿聽從別人勸諫,最終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徵信運。而劉邦雖然徵信并沒有多少出眾的能力,也沒有提出過什么精彩的謀略和計劃,卻因為總能耐心聽取別人的建議而做出了許多重要的決策,這也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不但在戰爭時期是這樣,即使到了坐上皇帝寶座、江山一統的和平年代,劉邦的虛心納諫意識也絲毫沒有減弱。年輕時劉邦曾經很輕視儒生,稱帝以后仍然覺得自己是靠武力奪得天下,跟詩書沒有什么關系。

發表留言